中国人的器物哲学,不是实用主义,而是以物言情,以物言志。古人的生活日常,讲求生生不息,万物有情。无论庭院园圃、草木池鱼,或是书画瓶炉、文房珍玩,文人借物通达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。玩物,是一种生活趣味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。一草一石,一纸一砚,一瓶一炉,皆是修行。





庄子言:气也者,虚而待物者也,古人日常的观器体物,构成了中国人的器物审美。寄托了先人情趣的古董雅物,不断地丰富着后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。秦汉碑拓,宋元笔墨,留存了先人游情妙思,为我们构筑了一个广阔的精神天地,安放着我们的心神。高逸风骨,清雅意趣,郁结情思,我们在古玩雅物中,体悟天地的至理,开展悠闲的生活方式。





明人文震亨最懂玩物之趣。他在《长物志》中记载了诸多于世为闲事,于身为长物的清玩之物。宁古无时,宁朴无巧,宁俭无俗,文人长物虽体小形微,却有着大趣味。纵不把玩,闲暇赏之,也能让枯索的生活明亮通透起来。器物的选择与搭配,也是主人心性的呈现,传递着主人的修养与审美。





对明清文人而言,当人生顺意时,清玩是生活里的一桩逸事,寄托闲人闲趣;人生失意时,清玩便是文人情操的盔甲,是内心志贞的寄托,甚至是一种信仰。张岱曾言:人无癖不可与交,以其无深情也。人无疵不可与交,以其无真气也。玩物,不丧志,不贪恋,不沉溺。以物养性,不为物役,是清玩之性,也是为人之本。





雅物随心,玩物以养,生命中除了饥餐渴饮的物质需求,还有安养生息的精神涵养。愿你雅物常伴左右,格物以达真知,人生的每个日子都闪耀着诗意雅兴,让清玩雅物滋养自己的生活日常。

文房雅器摆件 家具石刻杂项 有兴趣请留言













本文由 哥弟网 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gdnhd.com/6982.html